在现在的大多数场合,标枪都被认为起源于古代打猎用的梭镖。在古罗马的战争中,这种武器很有用。这种武器有一个重的木制手柄上面接有一个小的金属头,极易被弯曲。它足够简单,但足以穿过敌人的护身盔甲。金属头会发生弯曲,所以敌人不能把它再掷回来,在他能够把梭镖从自己的盔甲里拔出来之前,罗马士兵就会使他长剑离手。
所有欧洲格斗术的祖先是“拳击角力”,在公元前五世纪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其目的是打击敌人,用各种必要手段迫使敌人屈பைடு நூலகம்。拳击角力意思是“全部力量”,根据古籍记载,差不多是现代的拳击和摔跤的混合运动。它是掌上功夫、腿脚功夫和摔跤的综合,既非常有用也非常危险。现在,这种功夫已经被一个美国人吉姆·艾文尼特斯挽救复原了。
古希腊人所练习的拳击中基本不讲科学性。它主要包括拳击进攻,很少有防守招数。古罗马人加上了手套进行保护,有时在上面加一些金属的钉子,来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伤害,使拳击比赛变得非常血腥。随着在英格兰的发展,拳击受到了剑术的影响,使得它更精确、更有力、作用更大。拳击中的拖步是和剑术完全一样的,其中击打目标的策略也是一样的。不知是不是偶合,在日本,剑道对合气道也有很深的影响。
亚洲武术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们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许多都进行了“现代化”——用另一句话说,就是它们都从纯粹的格斗手段转变为强身健体的方式。它们都受到了佛教的思想很深的影响,同时也有中国道教和日本神道教的影响。以合气道为例,它大量地吸收了日本大本教中的神道思想;剑道及箭术,它们把身体动作当做禅思的一部分。在中国,武术受道教的影响很深,比如太极、八卦等道教思想已经深入其中,成为各种动作的主要哲学原理。在韩国,武术则是人们心目中的爱国主义和运动精神的象征。
拳击和摔跤至少与柔道和空手道是齐名的,它们可以与任何亚洲武术相媲美。只要加入一些跟它们的规则不大相符的动作,它们马上就会变得富有战斗性和危险性。在过去,这两种运动都是实战功夫,但为了运动员的安全,把其中的危险成分剔除掉了。不过,这类动作在日本武术空手道就很常见。在二十世纪中期介绍到西方之前,它们是“下流的格斗”,是暴徒和流氓才用的功夫。而李小龙在创建截拳道的时候,他对西方的武术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尤其是拳击和剑术。
还有关于英格兰骑士被人用挪威战斧“砍掉髋骨”的记载。冰岛萨迦Droplavgarsona里有个决斗是这么见分晓的:“Grin带两把剑上阵,且双手同样能打。他一边舞着左手剑(注:意在扰乱),一边用右手剑击中Gouss膝盖上边,砍下了他的腿。”另外一个决斗写Helgi砍中Hiarrandi,“打在大腿上;剑锋切到骨头便没法深入,顺势滑向了膝盖——这伤让他退出了战斗。”安条克的约翰在7世纪这么复述他亲眼目睹的一记绝杀:“他跃向他,一剑砍在锁骨上……那是致命一击,兵器直劈到Adovocar的。据说Theodoric高呼,‘当真,这衰人没长骨头!’”很久很久以后,在一个板甲发展到新高峰而盾牌正退出历史舞台的时代,有人给1471年的Barnet战役留下这样的记载,即武士们“主要伤在脸上和下半身。”还有人写道,某骑士只一下就削掉敌人两只脚。古战场掘出来的骸骨证实种种记载并非夸大其词。总而言之,在行家手里,中古刀剑绝对是上等凶器。
运动员的素质是与公平竞争和笑而面败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素质就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了最后的胜利,不满足于暂时的小胜。这种新教徒式的价值观培养了运动员自我纪律和压抑个人欲望的能力,以及追求团体胜利,不爱慕个人荣誉的团队精神。它也培养了运动员自我丰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练和学生的关系中形成的服从权威的思想,堪称社会行为的典范。不幸的是,在今天的专业运动和大中,这些都很难看到。
上面提到的这些现代武术,它们的创始人已经写了大量的书籍来介绍他们的武术,同时也传播了他们强身健体的思想。这无疑会帮助亚洲武术的传播。但是西方武术呢?那些大部分美国人来自的地区的武术呢?它们也向现代武术迈进了吗?大多数人的答案是肯定的。
拳击、摔跤、剑术、箭术和标枪是西方最为知名的武术类运动,尽管受各种安全规则的限制,它们依然非常有用。它们并没有改变为现代武术运动,但是它们培养运动员的行为方式,塑造运动员的性格。这种运动的理念可以追述到古希腊人,他们相信健美的身材和聪明的头脑一样重要。
旧式拳击拥有很多现在不允许再用的招式:砍,劈,或砸;用头去进行格挡和破坏敌人手上的脆弱的骨头,撞敌人的脸,以及背摔。随着手套的使用和安全规则的限制,这种充满野性的自卫功夫变成了现代拳击术。
除了是小孩们玩的游戏以外,摔跤更是最古老、流传最广的实战功夫。人们都喜欢摔跤,全世界人们都喜欢。古埃及就有摔跤的图片,在《圣经》中也有提及。可能传播最广的、变化最多的就是很多民族喜爱的摔跤了。这种武术的各种招数提供了众多的技术和招式(包括格斗技术和摔倒动作)那些在街斗中是非常有用的。大多包括大量的犯规动作,它们可以打伤或打残敌人,所以摔跤在倒地之后的战斗中用处极大。
1361年,一支农民军在瑞典海岸被丹麦人击败,超过1200具尸体因天气炎热直接填进万人坑,连甲胄都没剥。考古发现表明,参战的无论贵族平民都给自己凑了护甲,甲种从软皮革、硬皮革、锁帷子到铁板衫不一而足,并且件件独特,貌似度身定做。
经法医学鉴证,坑里450人死状凄惨;一千多人里半数以上脑袋遭过重创,有顶盔的头颅被彻底切开的,也有被削掉爿颅骨的。与此同时,70%的死者下肢受过重创。许多人胫骨和腿甲都给砍缺了口子。超过七成的死者小腿负伤。12%的人仅大腿受伤。有一个看来是两条腿给同时砍断的。推论就是坑里的刀下鬼通常先因下盘中招露出破绽,再被人当头一击送上西天——这其实是经典的剑盾战法:矮下身子,擦着对方盾牌下缘挥剑扫腿,得手后立刻举剑,一个五雷轰顶结束战斗。分析表明,伤痕多集中在左侧高位,说明凶手主要用右手兵刃从高向低劈砍——这也佐证了古人偏好佯攻下盘、袭取首级的说法。
剑术发展成为对剑的学术研究并后来成为一种运动。剑在战斗和防御中是一种很好的兵器,甚至在火器大量使用后它依然在被使用。今天,武将们仍旧把剑作为他们的服饰的一部分。传统的用剑决斗在20世纪的欧洲仍然盛行。欧洲剑术和日本的剑道一样,和上层人物联系在一起,和骑士阶层的高贵身份联系在一起。
花剑并不是一种武器,而是一种学习击剑的工具。花剑有两种主要的派别:以精确和简练闻名的法国式和以有力和灵活为特色的意大利式。练好花剑是练好重剑和马刀的先决条件。据说,意大利人和匈牙利人的马刀术最好。
亚洲武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被媒体广泛宣传,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人的青睐。日本武术是被嘉纳治五郎、植芝盛平等一些人挽救下来的,他们整理了旧式的招数,在其中注入了现代的成分,使之能够向大众传播。郑曼青教授把曾经非常神秘的中国功夫——太极拳带到了美国,使之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其它的亚洲国家也有同样的成功故事。
重创对手不代表万事大吉——有人就是在生命的最后几秒人品爆发手刃仇敌的。所以要么一击毙敌,要么致其残废,比如卸条胳膊断条腿之类,免得人家垂死挣扎。攻击四肢或可致命,但有时狠命一击也不足以瓦解战力。1380年的一个案例里,某板甲骑士大腿被长枪扎穿,居然“为之蹒跚,但未扑倒”。另一方面,很多记载表明,有相当比例的重甲骑士不是死于致命一击,而是在不断打击下遍体鳞伤失血致死。还有很多人据说是被累死而非打死的。
至于没伤到骨头的那些,可能死于弓箭、长枪的穿刺或软组织切裂;鉴于许多人浑身披挂,钝器砸出的内伤和长兵器突刺想必也是主要死因。另外还有人背上挨刀的,应该是溃逃时遭的毒手。
上述研究再次强调了中古格斗术中砍腿的重要性。Visby千人坑里左胫挂彩的75%伤在腿外侧,右胫挂彩的70%伤在腿内侧,换言之这些死鬼当时要么左脚在前挺盾防御,要么右脚跨出伺机攻击。右大腿挂彩的90%伤在内侧也是这个道理——除非跨右脚进攻或在对抗中缩回左脚,基本不太会出现这种情况。
弓在古代战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经常不用它也能取得胜利。英国人、波斯人和蒙古人都使弓箭发生了很大的作用,但现代的弓是由土耳其人发展起来的。今天的箭术大多是作为一种运动,不过用箭打猎和捕鱼的情况仍然非常普遍。现代特种部队也常常用弓箭来完成秘密任务。
比拳击更为神秘的法国武术运动是:法式拳击术。在法国的马赛,有一种名为”肖松”的踢腿功夫,后来在法国水手中间广泛流传。在巴黎附近,街斗英雄们创建了法式拳击。这两种武术合并,又在1845年加入了一些精练的英国拳击术,使得它变成一种非常完备的武术。
法式拳击包括许多在空手道和跆拳道中能见到的腿上功夫,包括侧踢、旋转踢和钩踢。它们更加迅猛、力量更小。现代法式拳击运动使用的是腿的功夫和拳的功夫的组合,还有跳跃和转身动作,也有棍棒功夫。
格里马是冰岛的一种民间摔跤功夫。它是由北欧海盗发展起来的,在有些地方类似于柔道和巴西柔术。摔跤的双方互相抓着对方的腰带控制住对方,然后用专门用于打破敌人平衡的八种手段之一,去把敌人摔倒。在瑞士也有类似的功夫。
中世纪欧洲描绘战争的古画总是很带劲。盔甲有给斫开、给打穿、给撕裂的;人有给利落斩首的,也有给从天灵直切到下巴颏儿的,还有手臂和腿整条整条地往下卸的。中古文学的高潮往往是某人在格斗中打出爆击,把对手的某种防具(锁甲、头盔、盾牌之类)连同对手本人砍成渣渣。但真正懂行的会集中精力突破薄弱环节。据考证,维京人专挑膝盖和脚踝下刀。萨迦史诗总有这样的桥段,说那谁的两条腿某人只一下便齐齐斩断,用的还是单手(另外那截面肯定在膝盖上下);要么就是髋骨给擦啦砍断(于是那谁忽的就少了半个)。冰岛萨迦里的腰斩场面依旧是简明扼要的一刀两段;当然也有脑袋给劈成两半后一左一右分别落地的逗趣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