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数据耐人寻味:2023年中国马拉松赛事超1800场,是2015年的6倍,而2008年北京奥运同期,全国大型跑步赛事不足300场。这意味着,比起花钱请洋裁判办奥运,老百姓更愿意自己“动起来”,全民健身热潮远超赛事本身。
这种变化背后,是民众需求的升级。早年间办奥运是为了“展示国力”,如今大家更在意“自己能不能参与”。马拉松、广场舞、社区健身馆的火爆,证明民众对体育的热情已从“围观赛事”转向“参与其中”。有网友说:“自己跑马拉松拿块完赛奖牌,比看奥运金牌更有成就感。”
办奥运的高额成本也让民众更务实。索契烧510亿美元、雅典拖垮经济的案例在前,北京鸟巢维护费每天够建3所小学的现实在后,大家更愿意看到钱花在全民健身设施上。有市民算过:办一次奥运的钱,够在每个社区建个健身房,让更多人受益。